一束用紗材製作的秋香綠花瓣,在長方形盒子的頂部綻放,銀色的包裝盒上隱約可見人形,伴有雲飄、水流以及象形的山、木字樣。盒子中段有「我從山中來」五個字,其中「山」字用橙色繪成山的形狀,山下有一穿長袍、戴帽子、腰背彎的老者。「這是我在2013年新設計的作品,裡面盛放的是用沉香做成的熏香。這個老者代表著山中采香人,橙色系是充滿活力的色彩,我選用銀色外包裝表達一種輕快的感覺,而不是人們習慣了的放沉香普遍用的棕咖啡色的木盒子。我的設計要切到年輕人的市場,定位是年輕高壓一族。」給我如此細緻講述這段設計思路的是臺灣設計師程湘如女士。
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更多的設計細節在她的指點中一點點呈現出來,越看越有味道,體會出設計者的用心良苦和智慧才華。 「你看盒子的這面用不同色彩排出的六個字‘知、晴、簡、悅、真、心’,每個字不僅有內涵,而且代表著香的品種。因為很多人對沉香來自哪個國家並不熟悉,因此我通過這幾個字背後講述的故事建立品牌概念。在盒子的另一面,對沉香的介紹我也選擇了橙色系,沉香是來自千年的傳奇,是上天賜予人類至為珍貴之禮。那些前往深山尋找沉香的采香者們,經常面對不可預測的多種潛在危險,每當尋香人安然重返人間,都抱持重生喜悅的感恩之心,因此橙色則像一縷陽光灑進古老的森林。」程湘如用臺灣女人獨有的溫柔和用詞娓娓道來:「生活商品的設計要從視覺和觸覺等多個方面傳遞給消費者,最終達到心的感動。”
欣賞包裝設計的「硬體」還僅僅是開始,程湘如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裝盒,打開同樣是用銀色設計的硬紙管保護好的沉香盒,我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一根根的沉香。程湘如看著我從驚喜到期待的眼神,很得意地說:「禮品在打開的過程中也是充滿期待的,我的設計就是要將這種期待拉長,給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。好設計,要用心,花心思,更要有故事在裡面,這是我的設計攻心策略。沉香原本沒有品牌,所以在市場上總是被人砍價。我做出的品牌無二價,但要說服對方接受你的設計,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為做沉香包裝這個設計,我和那家的老一輩兒人溝通了很多次,品牌的名字我就起了30多個,最後客戶選了5個。一上市就非常受歡迎,我是很會做品牌設計的喲。這樣的品牌設計太多了,我一下子講不完,我在這行做了36年了,有很多積累,對生活商品設計越來越有感覺。」
我是在5月16日天津舉辦的以「隨藝生活」為主題的首屆國際設計周上見到程湘如的,她作為臺灣設計師代表團的成員,在由臺灣創意設計中心主辦的「臺灣設計力」展廳裡,展出了她這些年設計的100件精品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,每一件都不同,但都與生活緊密相聯。
程湘如送給我她自己設計的名片,又輕又薄尺寸如正規名片大小,展開有7折,正反面共有14頁,一張張展示的都是她設計的作品,每件作品風格迥異,名字起得更是充滿詩意和浪漫色彩。有臺灣茶葉玉石禮盒、溪山行旅中山休閒農場禮袋、邱垂昌的稻米品牌「模飯」、天燈漢字紅瓷轉心瓶、還有她最心儀的天燈雲端許願酒瓶,這兩種瓶子都派生出人生、事業、轉運、愛情四大系列。但我更喜歡「雲深不知處」茶系列。程湘如告訴我,那個做茶生意的老闆自從用上「雲深不知處」這個品牌,他的生意火極了,訂貨的人連茶都不品嘗了,有多少貨就買多少。
在程湘如看來,文創的精神就是化腐朽為神奇,她的理念是讓文化為產品加分。她說:「我要在高仿品和非遺產品之間尋找到另外一條路,將文化和創意相結合,把文化轉化成產業,以文化提升品牌價值,以創意帶動精彩生意。比如用漢字寫的‘轉心瓶’就是一種祈福的禮品,用它替代了會造成環境污染的天燈。比如‘許願瓷’就是我帶領的團隊自創開發的品牌商品,主軸以臺灣天燈意向為經,結合當代書法家量身打造為緯,切入中階文創精品市場,開拓專屬於中華文化產品的創意新局面,讓全世界都看得見。」
形容自己性格是說話辦事都很直接的程湘如1956年出生在臺灣南部。她做的自我介紹帶著濃厚的臺灣腔:「天秤座的我自小在遷徙動盪中渡日,適應各種惡劣境遇,紙制玩具是兒時最大私產,童年與男生刀槍劍影中練功長大,在僅有蘇打餅乾的五十年代自創奶粉加胡椒。八歲的我,花三年時間把單眼皮變雙;十歲的我,從選布料開始設計第一件洋裝;十三歲的我,立志成為臺灣最年輕的作家;十五歲的我,希望走上服裝設計之路;二十歲的我,陰差陽錯地走入平面設計領域;內心總是念念不忘昔日各種心情,更不放過各種接觸到的企劃、文案、制服設計等發揮機會,同時真心地繼續接觸新玩意兒,音樂、篆刻、陶藝、金工、傳統建築、自然生態、田野調查等,這些是設計工作的潤滑劑,充分滿足我求新求變的好奇心,也讓自己的創意平臺不斷加大。生活商品的開發設計則是近年投入的心領域,就這樣不斷網羅豐富多樣的工作內容,因此生活中永遠充滿著挑戰的原動力。」
回首自己在文創路上所積累的點點滴滴心得,程湘如充滿感情地說,從1980年開始,我選用書法元素注入設計中的文化意涵。我通常不會刻意塑造所謂的風格,因為從小在刻苦與遷徙的環境中長大,影響我對人性關懷面較為細膩敏銳。我汲取古今中外的養分,灌溉人們心中的期待,並運用中國文化的符碼,融入創作的理念中。因為玩相機,攝影手法是我常用的表現方式,較偏愛在畫面中營造一種光線流動的氛圍,並藉由作品散發出深厚的文化、情感、隱喻等鋪陳,期盼與觀者展開一場心靈互動的私密對話,不著痕跡地達成設計在生活及商業市場中的溝通任務,及耐人尋味的視覺魅力。
程湘如一心想把自己的設計理念很好地應用到具體的設計工作中,1988年,她創立了頑石文創。在品牌意識尚未流行的1989年,她首先為臺灣農委會開創設計了第一個農產品品牌—鄉間小路,在短時間內,由她設計的原本價廉的農產品便展現出市場競爭力,並將果汁銷往日本。從1995年至今,頑石文創在程湘如的帶領下,已經成功地為100多家企業創立了優質品牌形象。程湘如總結她的成功秘笈說:「我設計的每一個品牌都必須為客戶量身打造,我喜歡設計工作,但我不喜歡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修改,因此,我的每一個設計都是全新的,是有獨特性的。我的商業模式是我自創的‘手心手背’策略。」她伸出佈滿紋路的右手掌心給我看:「你看,我們的手心上有生命線、感情線、智慧線和事業線。」我看到她的事業線的確很長,但在中間部分遇到了另一條線的阻礙。「這說明我在事業上遇到許多波折。」她說。
程湘如笑著甩了一下短髮,似乎是把煩惱甩去,繼續伸出五個手指頭講述「手背」策略:「五個手指頭各有分工,有不同的定位。我知道客戶的心思,我不能隨著他們的想法做創意設計,我必須跟隨市場的想法。我進入創意很快,創意隨時隨地在發生,因為我隨時都‘混’在市場。」 程湘如露出頑皮的一面。她說用「混」這個字很形象:「我很喜歡買東西,朋友們給我起名‘程愛買’。比如筷子,我就買了50多種,杯墊50多種。我隨時在觀察市場,通過使用這些不同材質的生活用品,我才能知道它們的優缺點在哪裡。我也很會問,走到哪裡都會問,從未被拒絕過,人心裡的牆都是自己築起來的。」 程湘如從生活中不僅發現美、找到設計的靈感,而且從中總結出人生的哲理,所以她說自己是「千方百計愛獻計」,在為客戶設計品牌形象的同時,為自己設計出一條創意人生之路。
正當全球都著迷于科技帶來的享樂主流時,程湘如選擇了為傳統工藝品創造新價值的研發工作,2002年開始走訪臺灣傳統漆器、陶瓷、玻璃工藝、原住民雕刻、編制等在市場上逐漸消弱競爭力的手工藝品。她通過舉辦各種教育講座,結合多元媒材的混合創新風貌,指導手工藝者們如何將傳統優勢與時代接軌。程湘如感慨地說:「改變過程費時費力,但在科技掛帥的今日,更具延續傳統文化的薪傳使命,也為自己未來以傳統為圓心的生活商品創意畫下專注的藍圖。優秀的設計表現能穿越時空、橫亙古今、延伸東西、千古傳唱,獲得主流或非主流的價值肯定,期待自己有朝一日獲得如此成就。」
程湘如為實現新的夢想走出臺灣,來到大陸進行考察。大陸之行使她大開眼界,「中華文化是一座超級大礦脈,有很多文化元素可以拿來運用在商業產品設計中。這裡遍地是黃金呀,到處都有文化的根。我去任何歷史古跡都看得津津有味。比如在一些以前做官的人家看到用玉雕刻的小白菜,綠葉和白幫比喻做官就要清清白白。”
被稱為「程愛買」的程湘如直率地說,大陸人這些年做外貿學會了做仿古,但不會做創新,我在這裡買不到回家送禮的旅遊產品。產品設計最難的就是打動人心,旅遊產品的設計師讓人看到就心情愉悅很開心,感到生活中可以有人陪伴。旅遊產品除了要做轉換,要有古代的氛圍和現代的意義,找到傳統和創新的結合點。
針對生活商品設計中最難的突破點,程湘如認為,舍最難。客戶什麼都想要表達,和他們交流溝通的方式是講新的觀念,如何通過設計給購買者最想要的那一點。就是這一點可以達到人的內心,把好奇心引匯出來。「如果客戶不理解,不能急,我用時間來等待。客戶一般都看眼前,而我是從市場的變化進行分析,看到的是未來發展趨勢。我用的是減法策略,只取其那一點精華。不要爭奇鬥豔,只有找到產品的特點,才能看到那一點的不同。我用一個天燈和書法這兩樣,創新出不同的材質,就可以設計出鋪天蓋地的、多樣化的商品。如果展示的東西太多了,就破壞了那一點,像一棵聖誕樹。」她形象的比喻讓我仿佛看到那一棵棵在耶誕節期間閃耀的聖誕樹,明白了為何聖誕樹光芒耀眼,卻不能打動我的心的道理。
程湘如醉心一生的文化創意事業在大陸發現了新的市場機會,她在山東淄博做講座培訓時找到了「金礦」。她告訴我,山東淄博政府投資建立了一個開發文創園區,她已經選好了一個位置,一層用來做設計品牌展示區,二樓則是請臺灣設計師進行創作,設計出來的樣品直接在那裡就可以進行生產。「我們的生產基地就在文創園的後面,這家工廠是沃爾瑪的供應商,一天能生產10萬件魯青瓷產品呀。」
程湘如精靈般的天賦和「接地氣」的設計思維在山東濃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中,又將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?
|